机电工程学院全面启动2025年迎新工作--科技与温情共筑新生“机电初印象”

发布日期:2025-09-03    浏览次数:


饱满热情迎接2025级新生,机电工程学院近日召开迎新工作专题会议,围绕“便捷、专业、暖心”三大核心,统筹推进各项筹备工作,通过智能化服务升级、学科特色融入、精细化保障措施,为新生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入学体验。

数字平台提效,报到流程“瘦身”

学院优化升级“机电智慧迎新系统”,新增三大功能模块:

智能预填报:新生可提前上传证件照片、选择宿舍床位类型,减少现场操作环节;

实时进度追踪:通过系统动态查看报到流程完成度,避免遗漏重要事项;

校园服务聚合:集成校车时刻表、食堂菜单、图书馆座位预约等生活信息,帮助新生快速适应校园。

“往年新生常因材料不全反复排队,今年通过系统前置审核,预计现场办理时间缩短60%。”迎新工作组负责人介绍道。

专业元素渗透,上好“入学第一课”

学院将学科特色融入迎新场景设计,激发新生专业认同感:

机械之心”装置艺术展:由师生团队设计的迎新模块,内含机电工程学院的院徽,将成为报到现场标志性打卡点;

学科盲盒互动:新生可随机抽取包含专业名言、实验室照片、校友寄语的卡片,等文创纪念品;

全链条服务网,关怀无死角

针对新生及家长需求,学院构建“1+N”服务体系:

1个指挥中枢:设立迎新现场总调度台,实时协调交通疏导、物资调配、突发应急等事务;

N支志愿队伍:“红齿轮”先锋队:党员学生负责行李搬运、路线引导;

“技小萌”答疑团:30名专业成绩优异学生提供选课、竞赛咨询;

“家校连心桥”小组:多名辅导员定向对接家长群体,建立微信群及时反馈学生动态。

此外,学院为特殊需求新生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无障碍宿舍、助学贷款预申请等一站式服务。

“齿轮式”互助体系,让温暖循环传递

学院构建“老生带新生、新生助新生”的互助网络:

“百问百答”知识库:由多名高年级学生整理汇编,涵盖选课攻略、社团推荐、校园美食等实用信息;

“行李守护者”行动:招募志愿者为提前到校的新生提供行李寄存服务,特别设立的“新生适应力评估”系统,将通过问卷星平台动态监测新生心理状态,辅导员可据此提供个性化关怀。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田彦彦强调:“迎新是学院育人工作的起点。我们希望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用专业情怀传递温度,让每一位新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机电人的务实与创新精神。”

目前,上百名余名师生志愿者已完成培训,校园内将新增多处遮阳棚与直饮水点,所有迎新物资均采用可回收材料包装。2025级新生将于9月6日至7日分批入学报到,学院已枕戈待旦,期待各位新生的到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