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教育系

强化消防意识,筑牢安全防线——艺术与教育学院开展教师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发布日期:2025-06-16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增强学院教师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近日,艺术与教育学院精心组织并动员全体教师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专业消防讲师庞明凡担任主讲,为学院教师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生动实用的消防知识盛宴。

培训伊始,庞明凡讲师以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典型火灾案例为切入点,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直观地展示了火灾的巨大危害和无情后果。那些因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而导致的惨痛教训,让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讲解消防基础知识时,庞讲师详细介绍了火灾的分类,包括 A 类(固体物质火灾)、B 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 类(气体火灾)、D 类(金属火灾)以及 E 类(带电火灾)和 F 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讲解了相应的灭火方法和适用灭火器材。例如,对于 A 类火灾,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进行扑救;而对于 E 类火灾,由于涉及带电设备,则应优先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以避免触电危险。

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庞讲师现场演示了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操作步骤,并强调了使用过程中的关键要点。“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简洁易记的口诀让教师们迅速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在庞讲师的指导下,部分教师还亲自上手体验了灭火器的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加深了对灭火器使用的理解和记忆。

除了灭火器的使用,庞讲师还着重讲解了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技巧。他提醒教师们在火灾现场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势和逃生路线。在逃生过程中,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以减少吸入有毒烟雾。如果身处高层建筑,切勿盲目跳楼,应尽量寻找安全的避难场所,等待救援。同时,庞讲师还介绍了如何利用建筑内的消防设施,如消防栓、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等进行逃生和自救。

此外,庞讲师还针对学院的教学环境和办公场所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消防安全建议。例如,要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使用情况,避免超负荷用电;不在教学楼和办公室内堆放易燃杂物;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无阻等。这些实用的建议为学院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整个培训过程中,庞明凡讲师声情并茂的讲解、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以及现场实操演示,让原本枯燥的消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趣味盎然。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纷纷提出自己在消防安全方面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庞讲师都一一耐心解答。

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教师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也为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将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在教师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的消防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极传播消防安全理念,为构建平安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